亲爱的朋友,
不知你是否领悟中文的奥妙,字不同但同音,配在一样的字句里,却蕴含着不一样的意思与奥妙;而标点符号的出现同时把字句里的感受给表现出来。就像孙燕姿为电影《再见,在也不见》演唱的主题曲《在,也不见》,恰巧,电影及主题曲就把中文的奥妙显现出来。
“再见,在也不见”,好似道别后,一直都知道对方的种种,可是心里总有道过不去的坎,即使还在周围,却避而不见。然而把其中一个字换去,“再见,再也不见”却变成了道别后两不相欠,永远不再见,是绝交的道别。“在,也不见”却表现出犹豫,逗号紧接着在,道别的时候先要狠下心却迟疑、懦弱了,接下的“也不见”仿佛就说不出口了,小声地嚼碎在嘴里。
有多少人是你再/在也不见的呢?我呢,有许多“在,也不见”的人,若是在闲逛或享受一个人的时间的时候,真不想遇见任何人,安安静静当个陌生人路过就好了,尽量避开会对上的眼神,低下头前进。我太懒惰,懒得与人打招呼,就连微笑都懒。一顿看似热情的招呼和一脸礼貌的微笑,事后我必须花时间去整理心情,我讨厌那样的自己,我热情不起来,我也没有力量让自己热切起来,这些瞬间都让我很厌恶自己。于是我热爱一个人的旅行,一个人在陌生的国度当别人眼里的陌生人,那些时间我可以开心地活着,我感受自己是热切热爱生命的。总归,遇见的人都不坏,只是我那莫名其妙就有一道跨不过去的障碍,重重地隔离着我和世界。我不是那么正面的人,可是我很多时候告诉自己必须正面去面对世界,因为我必须活着。
“再也不见”的人至今尚未有任何一位。说起再见面的尴尬倒是真实的存在,就在去年九月份回大学参加学弟的毕业典礼的时候,其实三天当中他俩也约了好几趟,可是我还是没有赴上一次约,只是在要搭我便车回家的时候才见上面。没赴约是因为我十分惧怕那莫名的尴尬,前一年新春晚会学长学姐回校参加,晚会前有约上见一面,整个过程尴尬到不行。上车的那瞬间,坐下聊天的那些时候,到回校的时候,那个时候我好像变成陌生人,事后还有人在网上责问,那些时候真是莫名其妙。毕竟时过境迁,只是没想到一开始却是杨小弟的近况告白,好吧,那段话把原有的尴尬给击溃了。事后,还开启了可以三个人一起约会的状况,虽不知道之前的状况为何而生,让我至今还是摸不着头脑,可现在最重要不是吗?
于此同时我却发现一位朋友对我是“在,也不见”,那是为挚友。曾经我们一起经历蛮多的,虽现在偶尔会小聊,互相给予回应。大概我的生活一目了然,而朋友的生活却是滴水不漏封锁起来,偶尔听闻某某谁谁说起,亦不能确定真假。其实心里很失望自己一无所知,可还是劝自己必须抱着不打扰朋友、不窥探别人生活为主,相信有再见、能好好坐下来见面聊天的机会。无论如何,还是祝愿朋友一切安好,在就好。
还是得给你推荐这首歌,听一听吧。
你的朋友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